低空数智底座平台项目落地成都,中科星图:将打造“空中立体高速公路”

  • 2025-07-17 16:31:36
  • 290

“成都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理想之地。”7月16日,“科创天府·智汇蓉城”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在成都举行。作为签约代表之一,中科星图首席科学家、星图智慧高级副总裁张立在现场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,分享了公司低空数智底座平台项目落地成都的规划。

打造“空中立体高速公路”,成都具备刚需场景

张立介绍,此次签约项目旨在构建“空天地”一体化平台,实现低空空域和飞行器信息的数字化,目标是“在成都空中打造立体高速公路”,从而构建城市治理新范式,实现全域低空智治与场景应用服务的融合闭环。

他形象地将该平台比喻为“空中立体高速公路”,需要构建清晰的立体空域航图(不同高度层的障碍物、航路等),并提供导航等基础设施服务。

“核心是建立低空一体化管控平台。”张立强调,低空飞行高度低,受地面障碍物、气象和电磁环境影响大,突发性强。未来无人机应用数量庞大、随机性强,对实时海量数据核算、高效算力和先进算法支撑要求极高,“底板的数据和信息服务是必不可少的”。

这一关键平台项目落地成都,正是企业看中了成都发展低空经济的综合优势。“成都在低空领域的能力非常强,这里有民航二所、川大智胜、九州空管等。”张立指出,深厚的航空产业和空管技术积淀是产业基础。

此外,成都还拥有独特的地理与场景需求。“成都适合发展低空经济的原因之一是多山地形。”张立分析道,在山区,利用空中通道(如无人机物流)能显著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,提升民众获得感,“这是其他地方可能不具备的条件”。

他举例,“在地势平坦的地方,谈低空物流可能缺乏动力,但成都的特殊地形创造了刚需场景。”

成都还有强大的算力与人工智能支撑。“成都的工业基础、人工智能和算力资源非常突出。”张立特别提到,成都拥有超算中心,同时,强大的6G网络能为低空提供良好通信,量子计算则能支撑海量高效计算,成都正在布局的这些未来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“从国家第一批低空经济试点城市来看,成都和重庆都位列其中,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成渝地区发展低空经济的高度重视。”张立认为,这为成都抢占低空经济先机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未来应构建低空一体化管控平台

张立还阐述了低空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必要性和商业逻辑。

他强调,目前各部门(公安、交通、水利、自然资源、应急等)如果各自购买无人机、自行飞行,缺乏统一调度,极易导致飞行计划冲突甚至碰撞事故。“我们需要实现政务对象的一网统管,统一下单,统一管理。这对政府而言是降本增效,无需每个部门都养飞手和机队。”

平台同样服务于从事物流、文旅的企业,以及个人用户(ToC)。除了管理个人无人机飞行安全,未来还可发展共享无人机服务。“用户需要的不是无人机本身,而是服务,就像使用共享单车一样。”张立表示,低空经济最终要落到“经济”二字上,商业逻辑必须闭环,才能产生经济效益。

对于个人无人机,张立认为未来也需要纳入统一管控体系进行协同管理,以避免与正常飞行产生冲突,保障安全。

张立表示,中科星图希望将自身在数据能力、网络计算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引入成都,与本地政府和企业深度合作。他相信,依托成都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,中科星图能在此成功构建起支撑低空经济繁荣发展的“立体高速公路”和运营生态。

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