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己销量为啥一直拉胯? 聊聊这个“含着金汤匙出生”的品牌
- 2025-07-26 15:44:47
- 114
一、高端人设没立住,反而透着股拧巴劲儿
作为上汽和阿里联手搞出来的高端品牌,智己从名字到定位都想走“高大上”路线——名字取自《周易》,口号是“智能时代出行变革者”,摆明了想在新能源高端市场分一杯羹。但尴尬的是,它好像一直没搞清楚自己到底要当“特斯拉式的科技狠人”,还是“蔚来那样的贴心管家”,结果两边都没讨好,成了“四不像”。
看价格就知道这个品牌有多纠结:L7卖33万多,LS7将近29万,L6起步22万不到,覆盖20-40万的价格带,看似全面开花,实则没有核心锚点。特斯拉靠“科技平权”让普通人觉得“买特斯拉就是买未来”,蔚来靠换电和用户服务圈了一波忠实粉丝,可智己呢?宣传的“灵蜥底盘”“直觉智驾”这些技术名词,普通消费者根本听不懂,也感受不到和别的车有啥不一样。
更迷的是品牌营销,简直是“翻车集锦”。L6发布会把小米SU7的参数搞错,连着道歉三次,本来小事儿,结果越抹越黑;CEO把“员工阳了四次还坚持工作”当奋斗故事吹,现在谁还吃这一套啊?年轻人买车越来越看重品牌价值观,你把“内卷”当光荣,大家只会觉得你不尊重人。说白了,智己的品牌形象就像个努力装成熟的孩子,用力过猛,反而暴露了定位不清的内核。
二、技术堆成山,却没戳中用户真正的痛点
智己的车,参数表看着确实唬人:灵蜥底盘能实现六自由度控制,智驾系统号称能从L2到L4级进阶,还有准900V超快充技术。但实际体验下来,这些“黑科技”很多都成了噱头。比如吹上天的“蟹行模式”,现实中能用的场景少之又少,反而日常驾驶中,LS6在湿滑路面转向不够精准、高速过弯侧倾明显这些基础问题没解决好。
最要命的是智驾系统的可靠性出问题。2025年初武汉有车主用IMAD时,车突然往左撞护栏,事后厂家居然拿“商业秘密”当借口,拒绝提供数据,这谁能忍?花大价钱买高端车,结果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让人怀疑,技术再牛有啥用?
产品定位也是变来变去,跟墙头草似的。L6一开始主打“超级智能轿车”,堆了半固态电池、激光雷达,卖不动;后来又转向“她经济”,加了防晒天幕和舒压座椅,结果两边都没讨好。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理性,要么图实用,要么图个性,智己夹在中间,既没有特斯拉那种“极简科技”的鲜明标签,也没有极氪007“操控小钢炮”的独特卖点,说白了,就是没搞懂用户到底需要啥,光顾着自己炫技术了。
三、高端服务成摆设,用户体验落差太大
智己嘴上说要搞高端,线下渠道却跟不上。2025年号称要开到400家店,但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,三四线城市基本看不到影子。买了车的用户发现,维修保养麻烦死了,比如成都这么大的城市,居然只有高新区一家服务中心,反观特斯拉、蔚来,主城区遍地都是网点,对比太惨烈。
服务质量更是对不起“高端”俩字。有LS6车主提车发现车漆有二次喷漆,4S店居然说是“工艺标准”,最后只赔3000块了事,这处理态度跟路边小店没啥区别,完全没把用户当回事。还有那个收费8999元的“IMCare一键达”服务,宣传时说得多好,实际用起来跟摆设似的,用户花了钱没享受到服务,不骂你骂谁?高端品牌的核心是让用户觉得“花钱值”,不是车价定得高就算高端,服务拉胯成这样,谁愿意当冤大头?
四、内忧外患下,生存空间越来越窄
现在新能源市场卷成啥样了?2025年二季度,比亚迪、吉利、特斯拉稳坐全球纯电前三,智己的市场份额连1%都不到。在20-30万这个兵家必争之地,特斯拉靠品牌和超充网牢牢占据高位,小米SU7带着“米粉情怀”和高性价比杀进来,极氪007用操控和猎装造型圈粉年轻用户,智己夹在中间,前有狼后有虎,根本找不到突破口。
更惨的是自家集团还给“背刺”。上汽砸60亿搞了新品牌“尚界”,定价21万左右,直接杀入中端市场,还拉来华为全程加持。反观智己,虽然融了94亿,但基本都是靠上汽“输血”,市场化认可度低。现在集团资源往尚界倾斜,智己在技术研发和产能上的优势越来越弱,说白了,亲爹可能都有点想放弃这个“不争气”的孩子了。
结语:一手好牌打得稀烂,问题到底出在哪?
智己的困境,表面看是品牌、产品、渠道各方面的问题,本质上是“高端焦虑”下的盲目跟风。总觉得堆技术、定高价就能成高端,却忘了高端的核心是“懂用户”——懂他们对安全的担忧,懂他们对服务的期待,懂他们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。
作为一个旁观者,其实挺为智己可惜的。背靠上汽的制造实力和阿里的科技资源,起点比很多新势力高太多,结果一步步把一手好牌打烂。品牌定位想蹭热点,产品研发闭门造车,服务跟不上还硬凹高端,最后陷入“技术堆得越多,用户离得越远”的怪圈。
现在新能源市场已经过了“靠噱头骗流量”的阶段,用户越来越精明,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做产品、做服务,大家一试就知道。智己如果还不清醒,继续在“自嗨”的路上狂奔,就算不被竞争对手打死,也会被自己的“拧巴”拖死。毕竟在汽车市场,真诚永远是必杀技,而智己,显然还没学会这一课。
- 上一篇:怪不得向太觉得周星驰不搞笑
- 下一篇:樊振东比林诗栋